新闻公告

百卅北洋 “谱”启新篇 分析测试技术系列交流会暨雷尼绍拉曼光谱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10-17

2025年10月14日,天津大学大型仪器平台、分析测试中心携手雷尼绍公司组织的“百卅北洋 “谱”启新篇——分析测试技术系列交流会暨雷尼绍拉曼光谱应用研讨会”于北洋园校区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珠宝鉴定与文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雷尼绍公司资深应用经理,聚焦拉曼光谱技术前沿,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突破。天津大学校内师生、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天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大型仪器平台及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薛涛在致辞中对参会专家和师生表示感谢和欢迎。他回顾了中心与雷尼绍公司的合作历程,指出本次以“珠宝鉴定与文物保护”为主题的技术交流,为前沿分析测试技术赋予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是一次学科交叉的创新实践。他强调雷尼绍拉曼光谱仪作为平台的关键设备,不仅在化学、材料等传统科研领域作用显著,更是精准洞察珠宝、陶瓷、书画等文化遗产微观世界的“慧眼”,为人文与科技的交融互促提供了有力支撑。

雷尼绍公司光谱产品部总经理王峥对此次邀请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公司在光谱领域的技术优势,表示能够将拉曼技术应用于璀璨的珠宝与厚重的文物,是科技价值的升华。他期待与天津大学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科技赋能人文的更多创新实践。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宋中华研究员以《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为主题,系统介绍了拉曼光谱在珠宝玉石无损鉴定中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宝石种类及产地识别、合成与处理宝石鉴别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凸显了现代分析技术对珠宝玉石行业规范发展的支撑价值。

宫博物院刘瀚文副研究馆员在《原料工艺与技术交流——故宫珐琅文物的科学分析研究》报告中,聚焦故宫院藏珐琅文物,结合拉曼光谱等无损分析技术,深入解析了珐琅釉料成分、工艺特征及其所反映的中外技术交流历史,体现了科技手段在揭示文物制作工艺与文明互鉴历史中的独特贡献。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谭慧姣副教授以《拉曼光谱在书画文物中的保护应用》为主题,从文物保护性照明的跨学科视角出发,探讨了拉曼光谱技术在书画颜料成分识别、光损伤机理研究及保护性新型照明芯片研发中的创新应用,分享了光谱分析技术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中的前沿探索。

雷尼绍公司光谱产品部应用经理王志芳博士在《雷尼绍拉曼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博考古领域的应用》报告中,介绍了雷尼绍拉曼技术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文博考古领域的应用实例,阐释了该技术在文物材料分析、考古样品无损检测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与优势,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产业端的最新技术视角。


 

本次技术交流会聚焦拉曼光谱技术在珠宝鉴定与文物保护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应用热点,不仅深入探讨了技术前沿,更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生动展示了现代光谱技术在珠宝材质鉴定与文物工艺解析中的具体应用。会议实现了尖端分析技术与人文考古需求的紧密结合,为提升大型仪器平台的服务能级、推动分析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拓展了思路,也为促进相关技术在高端人文科学领域的实践与突破汇聚了智慧。